華山光電開發(fā)出納米新成果 突破信息傳輸瓶頸 (2006-01-04)
發(fā)布時間:2007-12-04
作者:
來源:新華
瀏覽:1445
江蘇華山光電有限公司與總參六十三所共同開發(fā)研制的名為“650nm(納米)塑料光纖傳輸系統(tǒng)”研究成果,近日通過信息產業(yè)部的科技成果鑒定。該項成果突破了信息傳輸“最后一公里”瓶頸,使寬帶網速真正實現百兆,電視網、電話網、計算機網“三網合一”可望較快成為現實。
這項成果在全球領先解決了通信系統(tǒng)全光網絡中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瓶頸,使光信息流在網絡中的傳輸及交換時始終以光的形式存在,為光纖到桌面、光纖到終端提供了一種比較理想的技術支撐。目前,該項目已申請了國家發(fā)明和實用新型專利46項。
所謂“最后一公里”瓶頸,是指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(fā)展,原有的計算機網絡所采用的以銅為導體的電接入方式,讓光信息流進入終端前一刻不得不變成了電信息流,從而使得信息傳輸速度大為降低。例如,目前寬帶網速理論上可達到100兆,但實際由于傳輸介質的限制,頂多為10兆。此外,以銅為導體的接入方式保密性差,容易被干擾、被竊聽,成本也非常高。對此,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研究、開發(fā)用于廣大用戶接入網上的光纖通信系統(tǒng)。
該系統(tǒng)是國內首次實現以650nm塑料光纖為傳輸介質的局域網系統(tǒng),可讓寬帶網速實現真正的100兆。相對于五類線銅纜系統(tǒng)具有傳輸頻帶寬、保密性能好、抗干擾能力強、防雷擊、韌性好等特點。中國工程院副院長、院士鄔賀銓表示,“650nm塑料光纖傳輸系統(tǒng)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,為光纖到桌面的局域網傳輸接入提供了新的解決方。